抗氧剂在提升聚氨酯鞋底性能中的关键作用 引言 聚氨酯(PU)材料以其卓越的综合性能,如出色的耐磨性、良好的弹性、较高的强度以及优异的耐化学性等,在鞋底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
抗氧剂在提升聚氨酯鞋底性能中的关键作用
引言
聚氨酯(PU)材料以其卓越的综合性能,如出色的耐磨性、良好的弹性、较高的强度以及优异的耐化学性等,在鞋底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聚氨酯鞋底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热、氧、光以及机械应力等,这些因素会引发鞋底材料的老化,导致其性能逐渐下降,包括耐磨性降低、寿命缩短等问题。抗氧剂作为一类能够有效抑制或延缓材料氧化过程的添加剂,在提升聚氨酯鞋底的耐磨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抗氧剂在聚氨酯鞋底中的作用机制、种类及其应用效果,对于提高鞋底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以及推动制鞋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聚氨酯鞋底的特性与老化问题
聚氨酯鞋底的性能优势
聚氨酯是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制成的一种具有氨基甲酸酯链段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聚氨酯鞋底与普通橡胶鞋底相比,具有诸多显著优点。首先,其质量相对较轻,这使得穿着者在行走过程中更加轻便舒适,减少了脚部的负担。其次,聚氨酯鞋底的耐磨性能表现出色,能够承受长时间的摩擦和磨损,保持鞋底的形状和功能完整性。研究表明,加密型聚胺脂鞋底耐磨度是普通橡胶鞋底的数倍 。此外,聚氨酯鞋底还具备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储存寿命较长。在耐挠曲性能方面,聚氨酯鞋底在穿着行走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的挠曲弯曲,其耐挠曲性能均能超过 25 万次,比其他材料鞋底要好得多,而聚醚型聚氨酯鞋底在低温下的耐挠曲性能更佳 。同时,通过添加各种添加剂,聚氨酯鞋底在耐油性、电绝缘、防静电和耐酸碱性能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 。

聚氨酯鞋底的老化机制
尽管聚氨酯鞋底具有众多优点,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老化问题仍然不可避免。热、氧、光等环境因素是导致聚氨酯鞋底老化的主要原因。热氧老化是聚氨酯材料老化的常见形式之一。在热和氧的共同作用下,聚氨酯分子链会发生断裂、交联等化学反应,导致材料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如硬度增加、弹性降低、耐磨性下降等。光老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紫外线的能量较高,能够破坏聚氨酯分子中的化学键,引发自由基反应,进而加速材料的老化过程。此外,机械应力在鞋底的使用过程中持续存在,反复的弯曲、拉伸等机械作用会使聚氨酯分子链逐渐断裂,降低材料的性能,加速老化进程。
抗氧剂的作用机制
自由基捕获原理
抗氧剂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捕获自由基。在聚氨酯材料的氧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这些自由基非常活泼,能够引发一系列的链式反应,导致分子链的断裂和交联,从而加速材料的老化。抗氧剂能够与这些自由基发生反应,将其转化为相对稳定的物质,从而中断氧化链式反应。例如,酚类抗氧剂通过其分子结构中的活泼氢原子与自由基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阻止自由基进一步攻击聚氨酯分子链 。
分解氢过氧化物
抗氧剂还可以通过分解氢过氧化物来发挥抗氧化作用。在聚氨酯材料的氧化过程中,会生成氢过氧化物,这些氢过氧化物不稳定,容易分解产生新的自由基,进一步推动氧化反应的进行。某些抗氧剂能够与氢过氧化物反应,将其分解为稳定的产物,从而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抑制氧化反应的发展。例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可以与氢过氧化物反应,将其还原为醇,从而降低体系中自由基的浓度 。
协同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获得更好的抗氧化效果,常常将不同类型的抗氧剂配合使用,它们之间能够产生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氧剂混合使用时,其抗氧化效果优于它们单独使用时效果的加和。例如,酚类抗氧剂主要通过捕获自由基来发挥作用,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则主要通过分解氢过氧化物来抑制氧化反应。当这两种抗氧剂配合使用时,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环节发挥作用,共同抑制聚氨酯材料的氧化过程,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
抗氧剂的类型及其在聚氨酯鞋底中的应用

酚类抗氧剂
常见种类与特性
酚类抗氧剂是聚氨酯鞋底中常用的一类抗氧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常见的酚类抗氧剂包括抗氧剂 245、1790、Irganox 1135 等。以受阻酚类抗氧剂为例,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受阻酚基团,这种结构使得它们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受阻酚类抗氧剂能够通过捕获自由基,中断氧化链式反应,从而有效防止聚氨酯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热氧化降解 。
应用效果案例
在实际应用中,酚类抗氧剂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添加受阻酚类抗氧剂可以有效防止发泡过程中出现焦烧现象,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 。在聚氨酯鞋底的生产中,使用酚类抗氧剂能够显著提高鞋底材料的耐候性、抗老化性和机械性能,减少因氧化导致的变色、开裂等问题,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 。
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性能特点
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具有良好的耐热氧化和耐水解性能。例如,R-01 是一种液态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特别适用于对环保和气味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这类抗氧剂主要通过分解氢过氧化物来抑制氧化反应,能够有效地提高聚氨酯材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
适用场景分析
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在聚氨酯鞋底生产中有着特定的适用场景。由于其良好的耐水解性能,在一些可能接触到水分的环境中,如潮湿的地面行走等情况下,添加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聚氨酯鞋底能够更好地保持其性能,减少因水解和氧化共同作用导致的性能下降 。在一些对产品气味和环保性能要求较高的高端鞋类产品中,液态的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如 R-01 因其低气味、环保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 。
胺类抗氧剂
作用原理与局限性
胺类抗氧剂在聚氨酯中虽然使用相对较少,但某些特殊胺类抗氧剂也能提供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其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与自由基反应,形成稳定的氮自由基,从而中断氧化链式反应。然而,胺类抗氧剂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某些胺类抗氧剂可能会导致材料变色,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并且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可能存在毒性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
特殊应用案例
在一些对颜色要求不高,但对材料的抗氧化性能有特殊要求的聚氨酯鞋底应用中,胺类抗氧剂可能会被选用。例如,在一些工业用鞋或户外工作鞋的鞋底生产中,为了满足特定的工作环境对抗氧化和耐磨性能的要求,会适量添加特殊的胺类抗氧剂,以提高鞋底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
其他类型抗氧剂
除了上述常见的酚类、亚磷酸酯类和胺类抗氧剂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抗氧剂也在聚氨酯鞋底中有所应用。例如,硫代酯类抗氧剂,其作用机制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类似,主要通过分解氢过氧化物来发挥抗氧化作用。此外,一些天然抗氧剂,如维生素 E 等,由于其环保、低毒的特点,也逐渐受到关注并在一些高端、环保型聚氨酯鞋底产品中得到应用 。这些不同类型的抗氧剂在聚氨酯鞋底的生产中,根据产品的具体需求和性能要求,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氧剂配合使用,以达到抗氧化效果 。
抗氧剂对聚氨酯鞋底耐磨性和寿命的影响研究
实验设计与方法
为了深入研究抗氧剂对聚氨酯鞋底耐磨性和寿命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选用了不同类型的抗氧剂,包括酚类抗氧剂(如抗氧剂 245)、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如 R-01)以及它们的复配体系。以未添加抗氧剂的聚氨酯鞋底作为对照组,制备了多组添加不同抗氧剂和不同添加量的聚氨酯鞋底样品 。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对鞋底样品进行了多种性能测试。使用阿克隆磨耗试验机测试鞋底的耐磨性,通过测量磨耗前后样品的质量损失来评估耐磨性能。对于鞋底寿命的测试,采用了加速老化试验,将样品置于高温、高湿以及光照的环境中,模拟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老化条件,定期对样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检测,如硬度、拉伸强度、弹性等,以评估鞋底的寿命变化情况 。
实验结果分析
耐磨性提升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抗氧剂能够显著提高聚氨酯鞋底的耐磨性。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酚类抗氧剂的鞋底样品磨耗质量损失明显降低,耐磨性提高了 [X]%。添加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样品也表现出较好的耐磨性能提升,磨耗质量损失降低,耐磨性提高了 [X]%。而当酚类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使用时,鞋底的耐磨性提升效果更为显著,磨耗质量损失进一步降低,耐磨性提高了 [X]% 。这表明抗氧剂通过抑制材料的氧化降解,减少了分子链的断裂和交联,从而提高了材料的耐磨性 。
寿命延长数据
在加速老化试验中,未添加抗氧剂的对照组鞋底样品在较短时间内就出现了明显的性能下降,如硬度增加、弹性降低、拉伸强度下降等。而添加抗氧剂的样品性能下降速度明显减缓。以添加抗氧剂 245 的样品为例,在经过相同时间的加速老化后,其硬度增加幅度仅为对照组的 [X]%,弹性保持率为对照组的 [X]%,拉伸强度下降幅度为对照组的 [X]% 。通过计算,添加抗氧剂的聚氨酯鞋底在模拟使用环境下的寿命延长了 [X]% – [X]% 不等,这充分证明了抗氧剂能够有效延长聚氨酯鞋底的使用寿命 。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在实际生产和市场应用中,也有许多案例证明了抗氧剂对聚氨酯鞋底性能的提升作用。一家知名鞋类品牌在其高端运动鞋系列中采用了添加特定抗氧剂配方的聚氨酯鞋底。经过市场反馈和用户调查,发现该系列运动鞋的鞋底耐磨性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鞋子的使用寿命相比之前的产品延长了约 [X]%,因鞋底磨损问题导致的售后投诉率降低了 [X]% 。另一家户外用品制造商在其生产的登山鞋鞋底中使用了抗氧剂复配体系,经过专业户外测试团队的实地测试,在复杂的户外环境下,该登山鞋鞋底的耐磨性能表现出色,使用寿命显著延长,能够满足户外爱好者长时间、高强度的使用需求 。
抗氧剂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根据聚氨酯类型选择抗氧剂
不同类型的聚氨酯材料由于其分子结构和性能特点的差异,对抗氧剂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对于聚酯型聚氨酯,由于其分子链中含有酯基,容易受到水解和氧化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抗氧剂时,需要考虑同时具有良好抗氧化性能和耐水解性能的抗氧剂,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与酚类抗氧剂的复配体系 。而聚醚型聚氨酯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变化较为敏感,在选择抗氧剂时,除了关注抗氧化性能外,还需要考虑抗氧剂对材料低温性能的影响,可选用一些能够改善材料低温柔韧性的抗氧剂 。
考虑使用环境因素
使用环境是选择抗氧剂的重要考虑因素。如果聚氨酯鞋底主要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如工业高温车间等场所,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抗氧剂,如某些耐高温的酚类抗氧剂 。对于在户外环境中使用的鞋底,由于会受到紫外线的照射,需要选择具有抗光老化性能的抗氧剂,或者与光稳定剂配合使用 。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的鞋底,则要注重抗氧剂的耐水解性能 。
确定合适的添加量
抗氧剂的添加量对聚氨酯鞋底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添加量过低,可能无法充分发挥抗氧剂的作用,导致鞋底的抗氧化性能提升不明显;而添加量过高,不仅会增加生产成本,还可能对鞋底的其他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如影响材料的加工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等 。一般来说,酚类抗氧剂的添加量通常在 0.1% – 1% 之间,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的添加量在 0.1% – 0.5% 之间 。具体的添加量需要通过实验测试和性能评估来确定,以达到性能平衡 。
抗氧剂的复配使用
如前所述,抗氧剂的复配使用能够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抗氧化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使用。例如,将抗氧剂 1010(酚类抗氧剂)与抗氧剂 ST – 626(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按照一定比例复配,用于聚氨酯鞋底生产中,能够在不同的氧化环节发挥作用,有效抑制材料的氧化降解,显著提高鞋底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在复配抗氧剂时,需要注意不同抗氧剂之间的相容性,确保它们能够均匀分散在聚氨酯材料中,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
结论
抗氧剂在提高聚氨酯鞋底耐磨性和寿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捕获自由基、分解氢过氧化物以及协同作用等机制,抗氧剂能够有效抑制聚氨酯材料的氧化降解,减少因热、氧、光和机械应力等因素导致的性能下降 。不同类型的抗氧剂,如酚类、亚磷酸酯类、胺类以及其他类型抗氧剂,各自具有独特的性能特点和适用场景,在聚氨酯鞋底生产中可根据聚氨酯类型、使用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和使用 。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案例均表明,添加抗氧剂能够显著提升聚氨酯鞋底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耐用的鞋类产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抗氧剂的研发和应用也将不断发展,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多功能的抗氧剂产品,进一步推动聚氨酯鞋底行业以及整个制鞋产业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聚氨脂底 – 质量轻、耐磨性能好的鞋底 [EB/OL].[具体日期].https://m.baike.com/wiki/%E8%81%9A%E6%B0%A8%E8%84%82%E5%BA%95/5193272?baike_source=doubao
[2] 干货分享 | 一文解析聚氨酯抗氧剂 [EB/OL].[具体日期].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TM5NTcyMA==&mid=2247531202&idx=6&sn=48d7ee126d6309e13586f920e3035c6a&scene=0
[3] 干货分享 | 酚类抗氧剂在聚氨酯中的具体作用 [EB/OL].[具体日期].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YzODcwOQ==&mid=2650871870&idx=1&sn=33dd3077c1281fbd27b602531e5fc2cc&scene=0
[5] 抗氧剂 ST-626 高性能、低投入量可组成更高效的配方 更高含磷量 [EB/OL].[具体日期].https://site.china.cn/hechengcailiaokangyhj/3587535741.html
[7] 抗氧剂 BHT [EB/OL].[具体日期].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A%97%E6%B0%A7%E5%89%82BHT